时间:2022-10-12 20:16:13 | 浏览:819
近日,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连日来多类茅台酒价格全线下跌。以11月1日数据为例,53度飞天(2021)原箱价已经由10月26日的3750元跌至最新的3400元,2021年份散飞价则跌至2660元。其他各年份的原箱价和散飞价亦于近两个交易日全线杀跌。
红星资本局采访多地经销商后了解到,近期,茅台酒价格确实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实际售价要高于网上报价。
根据经销商反馈的信息,2021年份散飞市场价从2800元到3200元不等,原箱市场价则在4000元上下。但即便如此,相比之前,散飞也已降价100-300元左右,原箱则降价200-300元左右。
市场人士认为,茅台酒价格下跌与此前传出的贵州茅台(600519.SH)取消“拆箱令”相关。事实果真如此吗?茅台降价后经销商反应如何?未来茅台酒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吗?
图据“今日酒价”微信公众号
多地茅台酒价格下跌
经销商称“2700-2800元是合理价位”
“现在散飞的价格是2900元,比之前是降了七八十元。”11月1日,一位上海茅台酒经销商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实不到3000元的价格已经维持了快一个月,并不是现在突然降价的。”
红星资本局采访多地经销商后了解到,茅台酒实际售价要高于网上报价,并没有网传的“价格暴跌”。目前,2021年份散飞市场价从2800元到3200元不等,原箱价则在4000元上下。但即便如此,相比之前,散飞也已降价100-300元左右,原箱则降价200-300元左右。
茅台酒降价了,经销商是何反应?
“我和各地经销商聊下来,其实大家还是很赞同这种价格回调的。”11月2日,贵州资深经销商王勇(化名)对红星资本局说,“只要茅台价格不是断崖式的下跌,回调个100块钱,消费者还是满意的。适度降价可以刺激消费,对我们的销量是有帮助的。”
王勇认为,茅台价格正在“软着陆”,“2700-2800元之间,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是好事。”
“茅台价位太高,对经销商来说其实有风险。”王勇说,“第一是因为茅台现在一天一个价,经销商都是跟着行情走,但是行情太高,比如到3000元以上的时候,其实消费者就变观望了,会影响到销售。”
“第二是因为,茅台虽然是大流通货,但是对一级经销商之外的二级经销商、黄牛来说,利润其实并不高,一级也就是50-100元。对他们来说,如果是在旺季拿货,还敢在3000元以上的价位囤,那么一跌就是三五百元,这个风险是远远大于收益的。”
换言之,对经销商来说,是囤货还是抛售,完全取决于拿货时的市场价和对未来茅台价格走势的判断。
都说“春节看涨”
有人喊“再降就囤货”,也有人想变现
对于未来茅台酒的价格走势,多位经销商对红星资本局分析,近期或许会继续下降,但春节前会逐渐上涨。
11月1日,红星资本局联系到两位自称“已收到飞茅取消‘拆箱令’通知”的北京经销商。其中一位表示,“最近整箱茅台降了200元,现在原箱酒的价格是4100元,以前4300多元。”另一位报价较低,但原箱酒降价区间也在200元上下。
“以后会不会继续降不好说,马上要到春节了。”上述北京经销商认为,春节前茅台酒价依然看涨。
王勇甚至表示:“如果茅台再降下去,降到2500元以下,不要说黄牛,我都会囤一批。”他认为,2500元以下的价格是维持不住的,“大家都要抢着囤货,很快就又会涨起来,所以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断崖式的下跌。”
不过,红星资本局采访发现,多数经销商都表示目前库存较为充足,也有经销商直言,“想变现”。
“可能还会再降一些,毕竟我们还没有收到取消拆箱令的通知,听说还在内部讨论阶段。”一位成都经销商说。
“拆箱令”影响茅台酒价?
打击黄牛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
对于本轮茅台酒价格下跌,市场分析称,主要是受贵州茅台取消飞茅“拆箱令”的市场消息影响所致。
11月1日,红星资本局就取消拆箱令这一消息是否属实致电贵州茅台官方电话,工作人员称“尚未接到飞茅拆箱通知,可以关注官网信息”。但此前有北京经销商表示,已经收到取消飞茅拆箱令通知。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拆箱令设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打击黄牛,希望提高消费者开瓶率,从而降低终端价格。但从后续市场反应来看,拆箱令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抑价效果,反而因为原箱酒比散飞更具收藏价值,而变相抬高了原箱酒终端酒价,甚至引发“一个2020年茅台酒纸箱500元”的炒作行为。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100%拆箱销售在打击黄牛的同时,也打击了无辜的消费者,特别是礼品类刚需消费者。“而且拆箱令是违反国家产品质量法的,因为茅台酒报备的产品标准是含包装箱销售,但是他们真实在销售的时候把包装箱去掉了,这伤害了消费者购买整箱茅台的合法权益。”
那么取消拆箱令,是否真与近期茅台酒降价有关呢?这是有效的抑价措施吗?
对此,肖竹青表示,“这是一个挤水分的过程——茅台市场价格回落是一部分投机分子看到茅台允许一部分品种不用开箱不用回收包装箱,这个操作引起了投机分子的恐慌。这些投机分子开始抛售手上囤积的茅台,导致市场上的茅台供给量放大,所以造成了茅台价格阶段性的冲高回落。”
除此之外,也有经销商对红星资本局表示,近期茅台酒降价和销售季节相关。
上述上海经销商称,整箱飞茅的市场份额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拆不拆箱对茅台价格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茅台价格主要和市场供需相关,到节假日或者商务宴请的季节,售价就会比较高。中秋、十一过完这段时间没有大节日,价格回落很正常。”
中间渠道利润空间过大
茅台系列新政或为提高出厂价铺路
近年来,茅台酒价居高不下,也由此滋生了不少腐败行为。为抑制终端市场价格,今年新上任的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要让茅台酒回归商品属性:先是在“双节”之前加大市场投放力度、要求100%清库存、推“空瓶复购”活动,随后取消茅台国际大酒店“订房购酒”活动,近期又传出取消“拆箱令”。
除了产能短期难以改变之外,贵州茅台近期接二连三发布政策。但是作为中游的经销商,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到底是谁在背后推着茅台价格往高走?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部分经销商和黄牛的推波助澜、故意炒作,但也和茅台厂本身的战略变动有关。”王勇认为,近几年茅台酒价格上涨和大量经销商被砍有关,“如果茅台还维护经销商的利益,依然把经销商视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经销商会把它当成一个长远的事业去合理定价销售;但是如果茅台的意愿是全面取消经销商,经销商自然就会标高价赚快钱。”
“从目前来看,茅台似乎不需要经销商,因为厂家自己都是不够卖的。但我认为,经销商是茅台真正市场化的一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茅台一旦面对‘黑天鹅事件’时,离不开经销商的周旋。”王勇认为,目前在茅台与经销商的关系中,经销商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但王勇也坦言,“经销商也不是没有问题的,经销商的利润确实太高了。”从900多元的出厂价到3000元左右的终端零售价,飞天茅台中间渠道至少有2000元的利润。
系列新政的发布,市场也有不少声音认为,茅台这是在为提高出厂价铺路。肖竹青对红星资本局表示,提高出厂价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炒作行为。但近年来市场上频出贵州茅台提价的消息,均被贵州茅台一一辟谣、否认。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谢雨桐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陈俊杰今日(12月14日)10时许,国内三大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广州白云机场)迎来2019年以来的第7000万名旅客。至此,广州白云机场实现了旅客吞吐量从2018年6972万人次到新一个千万级的突破
降香黄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花梨木,是一种豆科植物,因其原产地在海南,所以更多时候都叫做海南黄花梨。明中期 黄花梨雕松下人物笔筒在我国,黄花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列,其树木本身成材时间长,木质结实稳定且不易变形,枝干内的花纹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只有小叶紫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其他所谓的“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紫檀,我国明清家具所用的紫檀木就是檀香紫檀。目前市场上有些木材,挂了紫檀的名造成了市场混乱,这次就给大家好好理一理那些容易混淆的真假“紫檀”。
现在我国近视的特点是近视发生低龄化、高度近视比例高的趋势明显[2]。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必须是高颜值脸蛋的标配,然而,有些近视的朋友发现,随着自己戴眼镜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睛逐渐地有些变凸变形,原本炯炯眼神的眼睛变得无精打采,显得极不协调。同时,眼睛变凸变形是在戴眼镜之后发生的,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眼睛变凸变
绝大多数近视的人一至两年会换一次眼镜,可是眼镜无意中损坏或者近视度数增加,都需要重新配戴眼镜。配镜的时候,配镜人员会向近视的朋友推荐,是否需要加防蓝光或者配变色眼镜?很多近视的人对于近视镜是否需要加防蓝光功能或者配变色眼镜有很多疑问,变色眼
近视眼镜这东西,想毕有近视的值友应该都大概知道--暴利行业。随便进一家眼镜实体店,完全叫不出名字的镜架、镜片就是好几大百。如果你想叫得出名字,那基本得上千。话说,近视眼镜也“基本”属于消耗品,如果眼睛保护的不好,估计两三年就得换一副,因为度
暑假到了,家长们最担心的莫过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不少家长朋友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同时对于孩子暑期近视防控、好的用眼习惯的养成也不是很了解,内心颇为焦虑。假期确实是青少年近视高发期,稍不注意近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中老年人群中,视力低下(即难以辨别一定距离内的字母或数字)与抑郁症有关。经过多次调整,对英国生物库研究中超过11.4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显示,视力障碍与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19%有关。此外,成像结果显示,在视力不佳的人群中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人口已经高达6亿,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比例超过了70%。另外,近视的总体发展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幼儿、小学生群体中的“四眼仔”也越来越多。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关于视力下降的说法,说十八岁后视力不会再下降了,这到